美國各州政府可能為對"真實身份法案"(Real ID Act)的頭疼不已:一方面推行的最后期限即將到來,另一方面缺乏聯邦政府的資金支持。"真實身份法案"建議使用二維條碼作為機讀技術,而智能卡開發者則對其二維條碼的安全性能頗有微辭。 2007年3月1日,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了通知,將"真實身份法案"要求的各州政府使用新駕照的時間再次推遲。新通知要求,各州政府可以在2008年2月1日前申請將頒發符合"真實身份法案"的駕照的開始時間延遲到2010年1月1日。至2013年5月10日,所有人員的駕照和身份證必須符合"真實身份法案"要求。
雖然新駕照和身份證的使用和頒發的時間延后了,但各州政府仍抱怨未能籌集足夠的資金來為升級現有的卡讀寫系統(即所謂的計算機可識別技術,Machine-readable Technology, 縮寫為"MRT")買單。 "真實身份法案"202(b)(9)章節規定了駕照和身份證要包含的最少數據量。建議的規則將要求使用PDF417二維條碼作為一般MRT技術標準。
據智能卡業內人士稱,PDF417二維條碼并不比現有的識別技術高明多少。Gemalto分管政府事務與標準的副主管Neville Pattinson稱,"真實身份法案"所推薦的二維條碼很容易被破解,這使得采用二維條碼的身份證和駕照安全性與現有技術相比,沒有本質提高。實際上,這將使"真實身份法案"的初衷——提高證件偽造難度,減少欺詐行為——成為境花水月。
"但是,如果在證件中加上一個智能卡芯片,將極大提高證件偽造的難度——這一點已經為很多項目所證實。通過數字認證技術的應用,能夠有效保護計算機識別區域的隱私,并使電子化政務(e-government services)成為可能。" Pattinson說,"打印條碼的方法已經過時了,無法滿足數字社會日益增長的需求。"
但美國國土安全部法律執行與信息共享政策負責人Jonathan Frenkel卻有不同的觀點,Jonathan Frenkel同時也是協助法案提議起草人之一。他指出,"真實身份法案"的安全要求只是試圖建立一個最低標準的要求而已。"國土安全部考慮了很多種計算機可識別技術,最終選擇了二維條碼作為最低標準。"Frenkel指出,"任何人對此有異議都可以提出來。建議規則里沒有任何條款限制使用其它的高于最低標準的技術。。"
Frenkel承認,在考慮制定最低標準時,成本是影響決策的一個方面。
而Pattinson卻認為,使用智能芯片帶來的成本增加,與芯片給民眾帶來的安全相比,簡直微不足道。德州儀器eDocuments部門主任Tres Wiley也認為,從發展角度看,每張卡片增加的成本與整個系統的構建和后臺相比,是非常微小的。另外,"真實身份法案"制定的目的在于提高安全系數,而二維條碼在提高駕照防偽系數方面顯得力不從心。
如果"真實身份法案"的最終版本還是把二維條碼當作最低標準的話,美國各州政府可能就會讓民眾自己來選擇:是使用二維條碼,還是自己加點錢使用智能卡。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已經使用基于芯片技術的多用途身份證件。(文/小寶)
關于"真實身份法案"(Real ID Act):
按照美國"2005 Real ID Act"法案,駕駛執照和州政府核發的其它身份證件,都必須符合由美國國土安全部所擬的一套嚴格的規定。這套規定尚未公諸于世,但數十州的州議會已開始討論該不該抗拒聯邦政府,反對推出聯邦化的身份證。根據Real ID Act,身份證將與一個中央數據庫連結,這可能導致隱私遭到威脅。基于反對聯邦化身份證的共識,一些州的汽車監管官員(擔心支出會增加)、公民自由捍衛人士和隱私權團體(擔心個人權益遭侵犯)已聯合起來。另有多位國會議員提案延緩或廢止"Real ID Act",但布什政府官員堅稱這套規定是打擊恐怖主義的必要措施。另有人認為這項措施是限制非法移民的一種手段。自2008年5月11日起,美國公民都必須取得一張聯邦化的身份證--領美國護照者也符合資格--才能搭機旅行、開立銀行賬戶、領取社會安全給付或使用各項政府服務。各州政府必須自行查核州民的身份文件與駕照,有些執照也許必須換發,才能達到新的規定。各州的汽車駕照數據庫也必須互相連結。